您现在的位置:新疆国学>> 国学论坛>> 国学论文>>正文内容
国学经典与品德修养

    (六)交友:志同道合,以友为鉴
    (1)要广泛交朋友,不要结成小帮派
    ★  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夏(在与孔子另一弟子司马牛谈话时)说:“四海之内的人,都是兄弟啊!”
    ★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 子曰:“君子矜(jīn)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合群而不拉帮结伙。”
    (2)要与志趣相同的人交朋友   
    ★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战国策》
    ★ 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批判性吸收)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译文】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我培养仁德。”
    ★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ǐ,甜酒)。《庄子》
    【译文】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以利为先,他们交友往往亲密狎昵(xiá nì),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甜,却不讲道义。
    (3)要把朋友当作一面镜子
    ★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
    【译文】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自己,那就反过来检讨自己是否够仁爱;管理别人,却管理不好,那就反过来检讨自己是否够明智;对别人有礼,别人却不回应,那就反过来检讨自己是否够恭敬。
    ★:“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 魏徵》
    (七)谨言敏行
    1、谨言
    (1)先做后说   

    ★ 子曰:“君子欲讷(nè)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
    ★ 君子慎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个君子时)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能够算是一个君子了)。”
    ★子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礼记?坊记》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往往不先说话(而是先干实事),而小人却先说些大话(不一定干出实事来)。”
    ★ 多言不如少言,少言不如实干。(谚语)
    ★ 语言是花苞,行动才是果实;决心是种子,实干才是肥料。(维吾尔族)
    (2)多听少说
    ★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会听的不如会做的。(谚语)
    ★ 言多必有失 --- 谚语
    ★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言多必有词穷之时,不如少说)。《道德经》
    ★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A close mouth catches no flies) 晋•傅玄《口铭》
    ★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论语》。
    ★ A flow of words is no proof of wisdom. 口若悬河不能作为才智的证明。
    ★ Keep your mouth shut and your eyes open. 要多看少说
    ★ The mouth of a wise man is in his heart; the heart of a fool is in his mouth. 聪明人的嘴在心里,蠢人的心在嘴上。
    ★ A man has two ears and one mouth that he may hear much and speak little. 人有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为了多听少说话。
    (3)不懂不说
    ★ 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保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迷茫的东西),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语》
    (4)言之由衷
    ★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5)不要轻易许诺
    ★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抛却一片心。 -- 谚语
    ★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
    ★ 季札挂剑(一诺千金):周吴季札、封于延陵,故号延陵季子。聘鲁,过徐。徐君好季子剑,口不敢言。季子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及反,徐君已死。解剑,挂其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始吾已心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6)言出必善,多赞扬别人
    ★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ěr近)者乎? 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乎?...... 《周易》
场效应:隔墙有耳。路上说话,草里有人。墙有缝,壁有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后汉书??杨震传》:“(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秀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杨震四次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到郡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时,过去他曾推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的县令。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
    ★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避免别人对你的怨恨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们对自己话要加小心,不要刺伤人,给别人难堪。当别人好时我们赞赏,当别人不好时,我们可以“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我们说出去的话就像放出去的鸽子,早晚会飞来,而且更肥。”
    2、慎行
    (1)坦荡做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2)慎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wù]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安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驾驭本性的)道啊,是时刻不能离开的。那些可以离开的束缚,都不能称之为道。因此君子会因为担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严谨,会因为担心有自己听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没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更能表现出君子人格的,也没有比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君子风范的。所以,君子是要严肃地面对自己的。
    ★ 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qiàn]】(恨)于心则馁[něi] 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 曾国藩
 

    (八)见利思义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资为大。”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是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义”,还有情谊、恩谊之意,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亲情和友情,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义”的成分。有“义”,使友谊友情友善纯久。有“义”在,朋友不会出卖朋友,丈夫也不会抛弃妻子儿女。“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
    ★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 君子爱才,取之有道。(谚语)
    ★ 无功受禄,大凶之相。(谚语)
    ★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依据个人的利益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人主要讲的是大义,一个缺道德的小人主要讲的是利。”
    ★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路问什么是完美无缺的人时,孔子)回答:“……看见利益首先想想该不该得,遇到危险便肯付出生命,经过长久穷困的日子都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说是个完美无缺的人。”
    (九)安贫乐道,克制私欲
    俗话说:钱由五家共有:不肖子孙;医院;盗贼;法院;灾难
    1、从心理上认识到贪欲的危害
    ★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 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行为损坏别人的利益)。”《道德经•德经第十二章》
    【译文】老子说:“缤纷的色彩看久了,就会让人两眼昏花,歌乐欢动,喧哗不已,听久了就会使人耳聋失聪。山珍海味吃多了反而使人胃口病伤而厌恶饮食。驱马奔驰,围捕田猎,时间久了会让人心智狂乱而纵情放荡。贪求宝物而不知满足,时间久了就会使人行为乖戾而举动失常。”
    ★ 老子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道德经•德经第四十六章》
    【译文】老子说:“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清.金缨《格言联璧》
    2、保持无私心静
    ★ 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人享贞。  《忠经?天地神明章》
    【译文】天(自然界)公正无私,春夏秋冬四时在不断变化;地公正无私,各种各样生物不断生长;人公正无私,人人能享受到安宁幸福。
    ★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赠曾志)
    ★ 不累不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zhì] 违逆)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庄子杂篇•天下》
    【译文】不为世俗所牵累,不用外物来矫饰,不苛求于人,不违逆众情,希望天下安宁以保全人民的性命。
    3、安贫乐道
    ★ 子曰∶“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第六》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 [gōng]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不去要,不理采)。”
    ★ 广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一升。 《增广贤文》
    ★  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庄子杂篇•让王》
    【译文】古时得道的人,穷困也快乐,通达也快乐。所欢乐的不是穷困和通达,只要是身处道德,那么困穷通达就好像寒暑风雨的循序变化了。
    4、践行道义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富裕与贵显,是人人所盼望的;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一个君子不会接受的。贫穷和下贱,是人人所厌恶的;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抛弃它,一个君子也不会干的。”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dǔ]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朱子大全?白鹿洞书院提示》
    【译文】修身的要点包括:说话要忠诚、信实,行为要实际、恭敬,惩戒忿恨,消除贪欲,向好处去做,把过错改掉。
    (十)身正稳重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说:“一个当政者自身行为正当,即使不发布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行为不正当,纵然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你。”
     ★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主宰) ---《老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友情链接

  • 还没有任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