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
五曰法。
3、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4、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
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5、故兵贵胜,不贵久。
6、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不尽知用兵之害者,
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7、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8、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9、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0、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
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11、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
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钝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12、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
若则能避之。
13、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
14、孙子曰: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
敌。
15、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16、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17、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
数,数生称,称生胜。
18、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
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瑕投卵者,虚实是也。
19、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20、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21、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22、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23、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24、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25、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26、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
能饥之,安能动之。
27、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28、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29、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
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30、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31、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32、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33、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
34、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35、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36、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37、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38、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39、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40、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41、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
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42、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43、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
44、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
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45、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46、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
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47、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48、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49、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
使民不得虑。
50、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