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应以传承中国精神、道德教育、因果教育为主
现在的电视剧、电影都演得是什么呢?后宫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而这些都是我们现在人、当代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我们的年轻人看了之后会怎么想呢?我们的历史不过如此,都是一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血腥史,怎么可能对我们的历史文化生起温情和敬意呢?!
那么在民国时候,蔡振生先生编了一本《八德故事》,德育课本,他把历史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故事全都编集在一起,有七百多个。看了这些故事,确实我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中国精神、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这些精神才是我们值得去学习去继承的。
做妻子的,因为她承担着教育儿女的责任,所以必须有良好的德行,这样才能潜移默化的身教言传给儿女以良好的教育。所以夫义妇德,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这个家族代代都有贤人出现。
但是现在人们以“金钱至上”,为了追求金钱不择手段,好像只有家里有钱就万事大吉了,夫妻两个人都出去挣钱,孩子没有人教了。有的呢,把孩子交给祖父母,就是爷爷奶奶来照看,但是爷爷奶奶照看孙子孙女都有一个隔代溺爱的倾向,这个很难把孩子教导好;有的呢,把孩子交给保姆来照管。古希腊有一位哲人也这样说道,他说,假设你把孩子交给保姆来照管,结果会怎么样呢?你将得到两个保姆。因为这个孩子每一天都和保姆生活在一起,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向保姆来学习,最后自己也变成了小保姆。还有的把孩子推给了电视、电影,但是现在电影电视剧的内容都是打打杀杀,暴力色情。如果这个孩子特别喜欢看奥特曼这样的动画片,我们去观察一下,这个男孩子都有多动症,女孩子都有一种暴力的倾向,这都是受电影电视剧动画动漫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有的时候也会去看看他们的游乐场,结果一看,那个游戏机上游戏全都是以杀人多少、打人多少作为竞技的标准,结果这个孩子还都玩得很刺激、很上瘾、很入迷。那么游戏机实际不仅仅是个游戏,它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的行为方式。所以为什么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了这么多的校园枪击案呢,就是这些游戏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结果我回到中国之后,我惊讶的发现,中国人学得非常快,这个游戏里边暴力的镜头非常多,很多的孩子玩游戏玩得很投入,结果怎么样呢?结果这个暴力事件就经常的发生。如果你看这个孩子特别喜欢观看wrestling这种游戏,就是两个五大三粗的男子,然后两个人拼命地去把对方摔倒在地,再踏上几脚这样的镜头。这个孩子如果从小就喜欢看这样的游戏,他就会有一种暴力的倾向。所以不能把孩子推给电视、电影、推给游戏。
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儿女教育关系到整个家风的承传。
儿女没有教好,再辉煌的事业也都是白费功夫
如果丈夫出去赚钱做事业做得很成功,这个女子也不甘示弱,她去做公司赚了很多钱,事业很辉煌,两个人的事业都很辉煌。但是儿女没有教育好,后继乏人,没有继续你这辉煌事业的人才,到年老的时候,再辉煌的事业也都是白费功夫。
所以中国人看到这一点,把培养家族的继承人、国家的继承人,都看到无比重要。这个责任都是由女子来承担的。所以作为妻子,她对于这个国家,对于这个民族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呢?那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圣贤人。比如说你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孔子、孟子,培养成范仲淹,那么你想想你对于这个国家、民族的贡献有多大,比自己去挣钱去创造一个事业却后继无人要有意义得多。所以“夫义妇德”做到了,家庭和谐,家和万事兴,这个事业才能兴盛发展。
下一伦“长幼有序”,告诉我们一家的兄弟姐妹们出生有一个自然的顺序,这个自然的顺序不能够颠倒就应该给予尊重。从这个自然的顺序出发,要求做兄长的要友爱、关心、帮助弟弟妹妹。这个“友”在古代写作两只手互相搀扶,什么意思?意思是说你的弟弟妹妹有了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做兄长的去帮助伸出援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讲什么条件了。那么弟弟妹妹对于兄长要恭敬、要听从,所以中国古人特别强调兄弟之情,把它称作“手足之情”、“骨肉之情”,绝对不会因为一点点的财产就吵上了法庭,起了分争。
在《弟子规》上有两句话,用于处理兄弟姐妹之间的事情特别合适,第一句话,叫做“财物轻,怨何生”,如果兄弟姐妹更看重的是骨肉之情、手足之情,把那个财产、房产看得淡一点,那么怨恨又怎么可能产生呢?!另一句话“言语忍。忿自泯”。兄弟姐妹在相处的时候,在言语上互相忍让一下,少说一句,忿忿不平的心自然就泯灭了。
在历代的“治家格言”之中,几乎都有这样一句话,叫“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就是兄弟姐妹在一起过日子,最忌讳的就是把彼此送上法庭、起了争讼。如果你把兄弟姐妹送了法庭,即使这个官司你赢了,但是因为你心量狭窄,连自己的同胞兄弟都不能容纳,量小福分就小,量大福分就大,这个家道也终究会衰败的。
在法昭禅师那里还曾经写过一首诗来描写兄弟姐妹之间的深情厚义,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同气连枝各自荣,些许言语莫伤情”。一家的兄弟姐妹就像一棵大树从一个根上长出的不同枝杈,这叫同气连枝;等他们长大之后,都各自有发展,都各自有各自的事业,这个就叫“各自荣”。“些许言语莫伤情”,兄弟姐妹在交流的时候、在谈话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言语的不小心、不谨慎伤害了兄弟姐妹间的骨肉之情。
“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兄弟姐妹之间只要说出一个忍字,就能够相安无事,千万不要因为芝麻大一点的小事,就起了争讼,吵上法庭。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那么现在我们也都长大成人了,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彼此也成了兄弟姐妹,如果上一代能够做到兄友弟恭,也为下一代能够做到互相友爱、互相尊敬做出一个示范和榜样。
前面落了一句,“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我们上了年纪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处,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突然发现哥哥姐姐头上多了几个白头发、脸上多了几个皱纹,确实是“一回相见一回老”,我们还有多长时间能够守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呢?
所以我们从这一首诗当中,古人对兄弟姐妹之间的深情厚谊。那么这种深情厚谊从我们的上一代,也就是我们的父母身上还可以看到,从我们父母对兄弟姐妹间的这种态度上,我们能够体会是什么叫“兄友弟恭”,而父母这种态度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
像我自己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我是家庭里面最小的,因为最小,就受到哥哥、姐姐的关爱。我在中学的时候,要从县城转到城市,我姐送我去参加入学考试,那会儿还没有汽车,她骑着自行车刮着风、下着雨,带着我送我去参加考试,当时我坐在车子后边,我就想如果将来我有能力了,我一定会回报姐姐的这种恩情。
那我哥哥更是如此,我小的时候家境很贫穷,哥哥和我同时上大学的时候,只有我母亲一个人的工资来维持生活,所以我哥哥他提前比我两年大学毕业之后,就承担起供我读书的责任。所以每一次放假回家要返校的时候,他都会给我带很多的礼物来送给老师、送给同学;我的学费、生活费也全是哥哥一个人来承担,但是他从来没有怨言,都认为这是做哥哥天经地义的责任。所以我们自己从小到大就生长在哥哥、姐姐的呵护之下,对于兄弟姐妹间的深情厚谊感受得特别明显。这个是讲“兄友弟恭”。
下一伦讲“朋友有信”。这个“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就是和我们一起学习的人;和我们一起学习,又志同道和的人是“友”,所以“友”又比“朋”进了一步。“朋友”也就是我们地位相等的人,和他们相处的时候,一定要守住一个字,那就是诚实守信的“信”。“信”这个字是一个单立“人”加一个“言”字,看到这个字告诉我们什么叫“信”呢?人言为信,人所说的话必须守信用,否则都不是人所说的话了。
习主度现特别重视传统文化给我们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了信心
那么这五种伦理关系,可以说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必须遵守的人伦大道。所以什么是“儒”?在汉代杨雄他的《法言篇》中,对“儒”下了一个定义,他说“通天地人为儒”,学习儒家的人,对天地自然的规律、社会人伦关系的道理都通达无碍,了解得很透彻,这样的人就被称为“儒“。换句话说,儒家给人讲的是宇宙人生的规律和真相,所以受到社会大众特别的尊重。
而“儒”这个字,是一个单立“人”加一个“需”字,告诉我们“学儒”的人,是人之所需、是我们社会所急需的。为什么是我们社会所急需的呢?别说在“十年文革”的时候,我们把儒家给丢弃了,批林批孔、批周公、打倒孔家店,结果怎么样?“五伦”关系没有人讲了,不仅没有人讲了,还出现了儿女去批斗父母、学生去揪斗老师、夫妻被分成不同的派别同床异梦的现象。
那么在这个时候,人伦关系彻底被颠覆了,那么人就生活在地狱之中,人的痛苦可想而知,所以儒家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紊乱了。
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习主度现在特别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特别是在今年纪念孔子诞辰纪念日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理念、还有道德建设的经验等等,这为我们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了信心,也指明了方向。
那么在《周礼•官》上还对“儒”下了另一个定义,他说,“四曰儒,以道得民”。也就是第四种执掌叫“儒”,它是什么意思呢?他给大家讲的是“道”,所以它深得民心,受到人们欢心喜跃的支持和拥护,也就是道德教育不应该是让人们硬着头皮勉强来参加的,而是人们心甘情愿、心悦诚服、争着抢着来参加的。
“以道得民”,这个“得”字很重要,深得民心。
前段时间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传统文化的论坛,这个论坛一般是有四天到五天的时间,都采取在网上自愿报名的形式,这个会场能容纳一千人到五千人,但是每一次在网上自愿报名的人数,都会超过十几倍、二十几倍,甚至有的时候是几十倍,那么这些人是不远万里要到这里参加传统文化的学习。而四天的学习,不是人数越来越少,而是人数越来越多,为什么?这个丈夫来参加论坛了,他听到夫妻和睦相处之道,马上就打电话给他的妻子这边有一个传统文化的论坛,你赶紧过来听一听;这个老板参加了学习,马上给他的高管打电话,这边有一个传统文化的论坛,你们不能错过,赶紧过来学一下。结果到最后一天的时候,这个走廊都站满了人,到闭幕式的时候,人们是恋恋不舍、意犹未尽。
在传统文化举办的时候,这个会场的秩序是井然有序,这个是在其他的会场看不到的。最初政府的主办方都没有信心,说你看四天的论坛从早到下午到晚上排得满满的,这到最后人还不都走光了啊。结果没想到,四天结束的时候,人不仅没有走,还是越来越多。
那么从中我们体会到,“以道得民”,试问哪个父母不希望儿女孝顺自己的呢?哪一个夫妻不希望和睦相处的呢?哪一个兄弟姐妹喜欢争讼吵上法庭呢?但是“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
听说现在的小孩,要父母再生一个弟弟妹妹他死活不干,即使弟弟妹妹出生了,这个当哥哥姐姐的,也把它当成对立面,丝毫体会不到兄弟姐妹间的深情厚谊。
这个就是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再不抓紧时间讲,再过几年之后,你再给他讲“兄友弟恭”,他觉得很陌生,觉得那是什么?很难接受了。
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确实是处于传统文化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我们确实是在和时间赛跑,这也需要更多的志士仁人能够出来身体力行,并且分享传统文化的心得。
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是十二个字
这个是我们讲的“五伦关系”,讲的伦理教育。
说到伦理教育,还有道德教育,中国古人把这个道德规范概括得非常简单明了,中国人讲大道至简。比如我们现在都在讲核心价值观,其实中国古人自古以来都是用核心价值观来教育“人们的”,他把这个人们需要奉行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五个字,被称为“五常”,那就是“仁、义、礼、智、信”,你看每个规范只有一个字,它一句一行,因为它概括得简单,所以容易记住,也容易在社会上推行,所以千百年来中国人奉行的价值观。
还有“四维”,管子所提出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还有“八德”,八德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朱熹概括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另一种是孙中山先生所概括的,那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我们把这些规范的重复部分去掉,最后概括出十二个字,这就是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中国古人教什么呢,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这十二个字。我们想一想,社会出现诸多问题,有哪些问题是跑出这十二个字的呢?换句话说,只要人人具有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品质,没有什么问题是不可解决的。这就是道德教育的内容。
在《春秋•左氏传》上提醒我们,说“人弃常、则妖兴”,就是人把“五常”大道、伦理道德的教育,这些常理常法都给丢弃了、不讲了,结果呢,“妖”就是不寻常的事情,奇怪的事情就产生了。这个“妖”是什么意思呢?儿女把父母给杀了,兄弟因为一点点财产起了争讼,把彼此送上法庭,夫妻同床异梦,这些都是“妖兴”,这些都是反常的现象。这些现象之所以产生,都是因为缺乏伦理道德的教育所导致的。
如果人人都能学习、相信因果,那反腐败的工作是轻而易举的
当然在学校里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对于反腐倡廉有直接效果,那就是“因果教育”。在《大学》上告诉我们:“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一个领导者如果有了这种观念,知道这个财是不正当的获得,必将以不好的方式败散掉,那么你送给他钱,他都不敢要。
比如聂云台先生,他是曾国藩先生的外孙。因为他是曾国藩的外孙,他和满清末年权贵的后代子孙交往很多。后来他又出任上海商会的会长,他接触的面就很广,耳闻目睹了这些清朝末年的权贵后代子孙没落的情形,最后他忍不住写了一本书,把这些案例都总结出来,这本书就叫《保富法》:告诉我们积钱容易、贪财容易,但是要保持富贵达到三代以上,那可就难上加难了。他用自己身边的案例、还有历史上的案例,给我们证明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规律。
比如说,他说历史上传承最久远的家族,那就是孔老夫子。孔老夫子一生“恭、良、温、俭、让”,讲求“仁、义、礼、智、信”,他的后代子孙也都秉持了他的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理念,结果孔老夫子的后代一直传承到今天,保持了两千多年、八十多代而不衰。
还有一个家族,就是范仲淹的家族。范仲淹在年轻的时候家境非常贫寒,他没有钱,就到一个寺院去读书。冬天天气很冷,他煮了一锅的稀饭,结果这个稀饭都冻成了冰,他把这一锅的稀饭化成四个格子,每一顿饭只能吃其中两格子的稀饭,然后就着咸菜过着这样很清寒的生活。结果“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就凭着他这种刻苦求学的精神,后来去参加考试,考中了进士,而且做到了宰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是范仲淹并没有因为地位的提高就忘记了那种贫穷的生活方式,他仍然保持着这种贫寒的生活。他的这种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他的儿子,他的几个儿子只有一套比较体面的衣服,所以这些儿子要出去会客的时候都要轮流去,因为只有一套比较体面的衣服。
很多人劝他说:你年纪这么大了,趁着你在位的时候,在京里选一块好的地方买一个花园别墅,这样你退休之后也可以在里边享用。范仲淹怎么说?他说:京中各大官家的园林已经很多了,而园主人又不能经常去游园,那么谁还会不准我游呢?为什么非得有自己的花园才能享受呢?所以他就没有接受。
他一生出将入相几十年,家境非常的贫寒,他自己的收入很多都用来救济贫穷,兴办义学、兴办义田,他用自己的俸禄养活了两百多家的人口。我们想一想,一个人的俸禄养活两百多家的人,可想而知他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简单、多么的清苦。到他临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
很多人听到这里,都会觉得范仲淹太傻了、太不替他的子孙后代着想了。其实这才是对子孙后代着想的最好办法,为什么?因为有人统计,到了清朝的时候,范家出了七十多位做到部长以上的官员;而且不仅如此,他的家风代代承传,一直到今天,范家的子孙仍然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并且依然保存着他祖先所创办的兴办义学、兴办义田的家风。
相反,他也举了一些反面的例子。
比如说在当时的广州有三家富商,他们富可敌国,为什么这么富?因为他们贩卖鸦片发国难财。结果说起他们家的富裕,是穿的绫罗绸缎,坐的宝马香车,吃的山珍海味,住的雕梁画栋,可以说是富及一时。但是什么样?他说三代过去了,再回顾这三家的后代子孙,大部分家财都败散光了,甚至有的子孙沦落为乞丐流浪街头;那些名贵的字画还曾经在他们家收藏过的,现在也流散到别人家去了;他们家的楠木家具也被搬到别人那里去了。所以他说,从这里看你就明白了,这样的不义之财是守不住的。
所以《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果这个道理人人都能够学习、都能够相信,那反腐败的工作是轻而易举。
在《群书治要》中收集了很多关于因果教育的内容。比如说在《群书治要•尚书》上说到,“天作孽,尤可为;自作孽,不可逭(huàn,逃避)”。就是自然灾害人,还可以通过积德修善来逃避;但是如果自作自受、自己作恶而不知悔改,那这个灾祸就不可逃避的了。
《群书治要•尚书》上还说:“惟上帝无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这都是很明显的因果教育。
在《群书治要•孔子家语》上也说“存亡祸福,皆在己而已。天灾地妖,弗能加也。”这也是告诉我们,一个人生死存亡、是祸是福,都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你作善就得福,作恶就招致灾难,这个不是自然灾害加给你的。自然灾害不能给你多增加一点,也不能够给你减少一点;这个福分、灾祸都是自己的行为所感召的。
《群书治要•老子》上也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不是恒长的偏爱某一个人,它常常支持、拥护那些善良的人。
这些都是因果教育的例子,这都是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这个孩子从小就培养起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报时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的理念,这个对反腐倡廉工作非常的有效果。
第三个形式: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都秉持了孔老夫子的一个理念,那就是“思无邪”,不要引起人们邪曲不正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所以诗词、歌舞、戏剧、小说等等,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核心内容。
比如说在《群书治要•诗经》的开篇有这样一首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信很多人对这句话都不会陌生,但是很多人用自己的意思把这句话解读错了。认为什么是“窈窕淑女”呢?那就是身材、相貌姣好的女子,这样的女子哪个男人不喜欢呢?你看,还用这句话为自己的好色找了理由。
实际上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告诉我们:要寻找那个有贤淑美德的女子做伴侣,这样的女子才是君子的好伴侣。我们从这句话中也可以体会到古人社会教育的良苦用心。
我们中国古人都知道一般的成年人都比较好面子,如果你直接去说他:你这个人可不能够做忘恩负义的事,你要忠实你的配偶。她在年轻的时候、你贫贱的时候都跟着你不离不弃,现在你有权有势了,可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事啊!结果这件事正说在一个人的痛处,他就跟你翻脸了,他说:这关你什么事?这是我个人的私事,你是不是吃饱了、撑着了、没事干了?你看,没有起到劝导的效果,还把两个人的关系给弄僵了。那怎么办?
他就采取了一个婉转的方式,写了一首诗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你看在河洲上停着的雎鸠鸟,这个雎鸠鸟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一生只有一个配偶,它一生都会忠实自己的伴侣,不会改弃自己的配偶。所以这个诗人说:你看在河洲上停着的雎鸠鸟吧,它们一生都会忠实自己的配偶,那我们做人的呢?难道我们做人的还不如这些雎鸠鸟吗?难道我们做人的还比不上禽兽吗?
一个有道德学问、有羞耻心的读书人,他一读到这首诗,他的行为就会有很多的检点,他就会有很多的收敛。这是古代的道德教育,它的是非、善恶、美丑、廉耻观念非常的鲜明。所以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该羞耻的、可耻的,大家都非常的明确。
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教育,我们现在的电影、电视剧、网络、广播、杂志都起到社会教育的功能。但是这个电影、电视剧,没有一个第三者插足、没有一个情人小蜜、再来一个床上戏,这个电影、电视剧都演不下去了。那么在这种社会教育的环境之下,人们的观念改变了。有很多人说:我一生只有一个配偶,你看我这一生是不是有点冤枉?多不划算!跟朋友说起来都很没面子。这就叫“积非成是”,就是把错误的积累多了,人们认为是正常的了;而正常,人们反而认为不正常了,这就是社会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古代的音乐也起到社会教育的功能。孔老夫子到一个地方,还没有看这一个地方的政事如何,他只是听一听这个地方在流行什么样的音乐,他就知道这个地方的民风如何了。所以在《群书治要•孝经》上也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在《群书治要•礼记》上对于礼乐的功能也这样写到说:“是故先王之制礼乐,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
古圣先王“制礼作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使这些欲望达到了极致。而是怎么样呢?而是教导人们养成正确的好恶之心,而返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这个“反”和返回的“返”是相通的)。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个音乐起到了社会教育的功能,它对人的性情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群书治要•论语》上也写到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说这个“礼啊、礼啊”,难道就是呈现玉帛的形式吗?乐啊、乐啊,难道就是要敲钟打鼓吗?告诉我们:我们提倡“礼乐”不能仅仅重视形式,而忽视了它的内容,忘记了它教化人心的意义。
“文化”在古人那里解释为“以文化人”
在国家提倡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之后,我们就看到怎么样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很多的地方就把这些地方的歌舞表演都搬上了荧幕、搬上了广播,认为这就是丰富文化生活了。
但是我们知道“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吗?“文化”在古人那里解释为“以文化人”,这个“文”就是文字、文章、礼乐、曲调等等,文艺形式也包括在其中。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的呢?变化人的气质,使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换一句话说,我们听了这个歌曲,比如说我们听了靳老师唱的《跪羊图》,本来没有孝心,我们变得孝敬父母、知道感恩了;我们听了这首音乐,本来不知道感恩妻子、感恩丈夫,我们变得对他们感恩了,知道体恤他们的辛苦了,这叫“以文化人”。所以这个文章、文字、礼乐全都起到变化人的气质、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
比如说这个“文字”,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文字(正体字)都是一个智慧的符号。比如说我们看到这个“爱”字,正体字的“愛”是一个感受的“受”、中间有一个心字,看到这个字,告诉我们什么是“爱”?那就是要用心的感受对方的需要。当你能用心的感受对方的需要的时候,两个人是卿卿我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但是好景不长,终于把这个对方追到手了,两个人结婚证一领、这个章一盖下去,这个观念就变了,从处处看到对方的需要、处处为对方着想,变成了对方处处应该看到我的需要、为我着想。结果这个心态一转变,这个“爱”也就不见了,一下子就从天堂堕到了地狱。
所以在一个楼梯里住着两户人家,他们两家住对门,结果一家是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而对门这一家,相处了二十多年,从来都没有红过脸,两个人是相敬如宾,感情越醇越香,像陈年老酒一样。
看得久了,这个经常吵架的夫妻就很羡慕,于是就主动登门拜访,就问:你们家为什么夫妻恩爱、和睦相处;而我们家就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呢?
结果的女主人就说了:因为我们家都是恶人,你们家都是好人、都是善人,所以我们家吵不起来,你们家天天吵架。
这对夫妻就更不明白了,他说:你是不是在讽刺我们?我们家都是好人,天天吵架;你们家都是恶人,却吵不起来,这是什么道理?
对方女主人就说了,她说:我没有讽刺的意思,我给你举一个例子,你很快就明白了。有一天这个丈夫要去上班,我很体贴他,给他端了一杯茶放在了桌子上。但是他在穿衣服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这个茶杯碰洒。这个茶杯碰洒了,这件事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中国人有句话说“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这件事本身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这个好坏之分在于我们对它的态度、我们怎么处理它。结果这个妻子就马上走过来了:你看,都是我不会做事,我把它放得太靠边了,才让你不小心把它给碰洒了。说着说着还找来抹布要来收拾残局。丈夫听到她这样的道歉,觉得很过意不去:你看你都是为了我着想给我端了一杯茶,是我不小心才把它碰洒了,全都是我的错,还是由我来收拾吧。于是这个丈夫就开始和妻子争夺抹布,一个说“我来”,另一个说“还是我来吧”。结果这个夫妻在一争一抢之中,互相的承担、互相的恩爱、为对方着想这种态度就表露无遗。所以这件事不仅没有让他们吵起来,反而使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深,互相理解、互相体贴。
但是同样的事如果发生在对门这一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个丈夫就会破口大骂说:你会不会做事,端一杯水都放得这么靠边儿,看我把它给碰洒了吧!这妻子也没有学过女德,她也会对着丈夫河东狮吼:明明就是你的错,是你不长眼睛才把它碰洒的,怎么能够怨得着我呢?真是岂有此理!
所以你看,就因为这么芝麻大的小事,就把以前这些陈芝麻烂谷子这些不愉快的事翻了一遍。结果因为这一点小小的事就吵着要去离婚。到了那里,人家问他说:你们俩最初是因为什么吵起来的?他们都忘了最初吵架的原因了。这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处处为对方着想、看到对方的需要;还是处处看到自己的需要、要求对方,这导致的婚姻的幸福与否。
所以你看中国的这个字确实是很有智慧。你看到这个“愛”字,就要提醒自己处处想到对方的需要、为对方着想,这样两个人关系才能处理好。
学生把白花花的馒头、米饭倒垃圾桶里,叫有知识、没文化
这个“文字”是如此,这个“文章”也是如此。
比如说我们在中学的时候就学过一首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把这首诗都倒背如流,为什么?因为考试要考,答不上来要扣分,但是和我们的生活毫不相关。我们看现在学校的学生浪费粮食的情况令人瞠目结舌。白花花的馒头、米饭都倒到垃圾桶里去了,这就叫有知识、没有文化。这首诗你能够背下来、你能够默写下来,你有知识;但是对你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丝毫的影响,这叫“没有文化”。
所以古人说怎么样才叫读书?如果你读《论语》,在读《论语》之前是什么样的人,读了《论语》之后仍然是什么样的人,这《论语》就是未曾读。这个告诉我们,文字、文章都起到“以文化人”的作用。所以古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为什么“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了呢?因为古代读书人读的书都是圣贤教诲,都是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三日不读书,忘了提醒自己,自私自利的观念就生起来了,和人相处的时候就面目可憎了。
这个礼、这个音乐也同样起到变化人气质的作用,同样传达着教育的内容。
在《群书治要•吕氏春秋》上告诉我们,他说:“乱世之乐,为木革之声,则若雷;为金石之声,则若霆;为丝竹歌舞之声,则若噪。以次骇心气动耳目摇荡生,则可矣。以此为乐,则不了。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主愈卑,则亦失乐之情矣。”
“乱世之乐,为木革之声,则若雷”。乱世的音乐,你演奏木制、革制的乐器,声音就像打雷。
“为金石之声,则若霆”。演奏铜制、石制的乐器,声音就像霹雳。
“为丝竹歌舞之声,则若噪”。如果演奏那些丝竹、歌舞的音乐,就像大嚷大叫,就像噪音一样。
“以次骇心气动耳目摇荡生,则可矣”。以这样的音声来骇动人的心气耳目、动荡人的性情,是可以办到的。
“以此为乐,则不了”。以此作为音乐来演奏,是绝对不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
“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主愈卑,则亦失乐之情矣”。所以这个音乐越是奢华放纵。
像我们现在社会所流行的摇滚乐、打击乐等等,听了之后确实像霹雳、像噪音。这个音乐越是奢华放纵,人民越是抑郁,他的性情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国家越是混乱,君主的地位越是卑微,这也就失去了音乐本来的兴致了。
这就是告诉我们:音乐对人的性情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音雅乐,而不是这种动荡人的性情的音乐。
中国古代有三大建筑传达着教育的功能:祠堂,孔庙,城隍庙
中国古人除了用音乐来进行社会教育,还通过建筑来传达道德教育的理念。比如说我们去西递宏村参观,你就发现导游会给你讲解,他说:这个窗户都做得很有味道,都有道德教育的意义。前门的窗户是一个扇子形,为什么做成扇子形?提醒你要出门行善;后院的窗户就不是扇子形了,它是一个叶子形,告诉你要落叶归根。所以你看中国古人即使做一个窗户,都要起到教育的、提醒的意义。
那么除此之外,在中国古代有三大建筑传达着教育的功能:第一就是供奉祖先的“祠堂”。祠堂里供奉着祖先的牌位,每到春秋祭祀的时候,会把全家的人都召集在祠堂之中,干什么?不是搞迷信运动,而是宣讲祖先的德行。说你们家在哪朝哪代出了哪一位有德行的人,他对国家、对人民有哪些贡献,我们作为他的后代子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不要给我们的祖先抹黑。
但是这个“祠堂”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也被作为四旧给破掉了,结果怎么样?结果现在的孩子做事没有责任感,不仅不会想到他的祖宗,能够想到他的父母已经谢天谢地了。
比如说这个孩子再过两周就要结婚了,把对方带到家里给父母看一看:再过两周我们要结婚了,请给我们准备房子、准备钱。如果不是为了房子、为了钱,他们已经结婚了、住在一起了,父母连知道都不知道。这就是教育缺乏。
一个人连祖宗都念念不忘,想着定时去祭祀的话,对于眼前的父母哪有不孝敬的道理?!所以这个祠堂起到了教“孝”的作用,这是第一个建筑物。
现在时间到了,我们明天再接着讲,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