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陕西讯(记者 陆航 禹梦夏)5月25-26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主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汉语国际推广”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来自日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国家和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十余所高校的近50名专家学者汇聚陕西师范大学,围绕“中亚地区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国际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等议题进行交流,探讨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传播的情况和对区域文化的重大影响。
“专业、学科、事业对同一个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与使用。汉语国际教育的本质依然是汉语教学,那么它的学术定位就应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它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语言大学赵金铭教授从自己研究视野,阐述了国际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赵金铭指出,国际汉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基础上的拓展,是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延伸。赵金铭提出,外语教材不应本土化,语音格局、基本语法结构不可改变。相反,汉语教师本土化迫在眉睫,培养更多本土的汉语教师会加快汉语的推广速度。针对国际汉语教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赵金铭指出,汉语国际教育的深刻内涵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基础,文化是依托。汉语教学过程实际上是跨文化交流过程,汉语本身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日本奈良大学的罗东耀教授从教材建设的角度剖析了当今国际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思路。罗东耀提出,中国出版的汉语教科书无疑是世界上最标准、最权威的汉语教科书。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历史上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当今又是中国周边大学生学习汉语人数最多的国家,然而,中国的汉语教科书至今还几乎进不了日本大学的课堂。通过对日本大学汉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他认为汉语在日本大学还处在基础教育的阶段,远没有达到跨文化交际的层次,希望国内能够编辑出版世界通用、没有国别性的中国的汉语教科书。
“韩国处于中华文化圈中,韩中两国文化看似相似度很大,但在韩国工作生活的汉语教师却依然面对由跨文化交际所带来的不适应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教师田志华通过个人体验和相关调查数据展示了在韩国际汉语教师遇到的种种文化不适应现象,并通过高语境和低语境理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他建议采取适当的策略提高汉语教师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文化差异是对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体系间的文化比较,比如东西方文化差异,中日文化差异、日美文化差异等等。国际汉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因素的介入增加了语言沟通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与会的众多专家学者认为,汉语国际推广应重视跨文化交际研究。
跨文化交际是当代社会科学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学科,主要涉及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言语交际学。其中文化语言学凸显“文化”的侧面,社会语言学凸显“社会”的侧面,而言语交际学凸显“交际”的侧面。“通过加深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在沟通过程中保持问题意识,综合运用各种沟通技巧,不断地化解差异,才会不断推动汉语国际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田志华说。
近年来,汉语国际推广已经成为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手段。自1965年招收第一批外国留学生开始,陕西师范大学开始了汉语国际教育。进入新时期以来,陕西师大国际汉学院充分利用自身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优势,在大力培养面向周边国家,尤其是中亚地区的汉语人才和熟悉当地文化的汉语师资方面成绩显著。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院长张建成说,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召开第四届语言学与华文教学暨汉语国际推广学术研讨会意义深远。“通过与会专家学者的深入交流,不仅会对陕西师大国际汉学院教师的教学科研多有裨益,也必将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进一步推广传播,尤其是解决面向中亚地区的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促进西安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重镇与中亚诸国的交流融通和密切合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张建成说。
哈萨克斯坦塔拉斯人文信息大学校长萨乌勒卡夫·耶乐巴拉特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与陕西师范大学和国际汉学院在合作办学、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深入合作,为共同促进汉语国际教育在中亚地区的推广作出积极的贡献。
---------- 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