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生存之根和立足之本,也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但如果不注重传承,就无法体现其价值和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活在当下,必须借助有效的传播途径,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已成为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使整个文化传播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利用网络媒介有效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发扬光大,成为当下社会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命题。笔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借助网络向全社会传播,使人们通过更为便捷和新颖的方式领略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利用网络媒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和”,在网络中进行文化传播,要尽量消除群众接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障碍,体现传统文化的亲和力,而不是制造距离感。这就需要线上线下相互配合,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共同发力,文化界专家与广大民众积极互动,共同营造一种和谐的、良性互动的网络传播氛围。如果传播者仍旧坚持一种趋于极致的精英化立场,则很容易产生“曲高和寡”的现象,难以达到传播效果。面对网络文化环境,我们要适应它、融入它,这样才能够让优秀传统文化触网落地,真正地入眼、入耳、入心。所以,面对网络受众,文化传播过程应有起码的诚意,放下身段却不掉身价,放低姿态而不降低品格,无形中拉近彼此距离,提升传播效果。
二是要“活”,就是在坚持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基础上,站在网络受众的角度,摆脱简单机械的灌输方式,努力培育有营养、有质感、有活力的文化传播形式。年轻一代是思维极度活跃的网络主要受众群体,与上一代人相比,代际文化差异较大,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也不同于以往时代。在网络中传播传统文化,传播者需要思考年轻人的口味,理解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避免利用网络空间进行简单的“文化晾晒”,机械死板地传播中华文化。我们要让优秀传统文化变成一股清泉,既清新活泼又滋润人心,而不是散发着浓浓的故纸堆气息。以故宫为例,近些年故宫的新媒体团队着力研究受众群体的变化,更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通过发微博、开通微信公众号、推出APP应用、卖创意产品等灵活的线上线下互动方式,准确把握青年的接受兴趣和关注点,将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以富有内涵且饶有趣味的形式推广传播,在年轻网民中积聚了大量人气,成为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成功案例。这说明我们的文化传播者只要认真研究网络受众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点,找到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一样可以把“阳春白雪”的东西变得“喜闻乐见”。
三是要“新”,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需要契合互联网不断创新的精神,从各方面综合提升传播效果。首先是思维新,要善于运用网络创新性元素,突破固有思维,不断改进传播方式。其次是风格新,要体现崭新的互联网风格特色,让人耳目一新。在这方面,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可以适当借鉴流行文化传播方式,使其呈现青春化、流行化、时尚化的新面貌。再次是技术新,网络讲求技术为王,网络传播技术可以整合图、文、视频等多种信息,使传统文化能够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提供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感官体验。此外,还可以运用网络数字化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进行传播。例如,3D版《清明上河图》让人身临其境,而VR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古代社会的场景,这就完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方式,体现了技术领域创新带来的神奇效果。最后是格局新,网络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可以实现分众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兼具公共性与专业性,既面向普通网民,也面向具备专业知识、具有专门兴趣的各类文化群体。网络的分众化传播模式契合了不同人群的接受习惯和信息需求,形成多层级、精细化的传播格局。因此,文化传播应该多管齐下,既要有精品意识,也要有大众情怀。我们呼唤制作精美、品位高雅、历史文化蕴含深厚的互联网文创精品出现,也需要一些浅显通俗的文化产品存在,因为这部分文化产品被接受的门槛比较低,可以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参与接受。
四是要“真”,网络传递给网友的文化应货真价实,过滤掉伪造不实的信息。网络鱼龙混杂,海量的信息往往让人真假难辨,一些消失多年的文化垃圾也沉渣泛起,在网络中浑水摸鱼,牟取私利。比如,不少人打着风水堪舆文化的旗号,从事算命问卦等迷信活动;还有人刻意篡改历史,为违背公序良知的行为张目。如果我们任由这些现象滋长,不仅会毒化社会文化风气,而且也会损害传统文化本身的形象,因此我们应对传播的文化内容细加甄别,使传统文化在接地气、聚人气、强脉气、成风气的同时,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真正养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可以更广泛更多样更迅速地传播开来,润泽千里,深入人心,从而成为新时代培育中国文化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