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疆国学>> 国学论坛>> 大师讲堂>>正文内容
刘余莉教授主讲《群书治要》第二集(下)

    历史上有一个“管仲论相”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这个管仲年纪大了,躺在了病床上,齐桓公来探望他,并向他请教,说你一旦过世后请谁做宰相接替你的位置?这个齐桓公很聪明,其实他心里早有人选了。他就问:你觉得谁做宰相比较合适呢?齐桓公就说:易牙这个人怎么样?易牙这个人对我很忠心。他的忠心是怎么表现的?有一次,我们在聊天,他问我有什么吃的没有吃过,我说天下的山珍海味我都尝遍了,只有婴儿的肉我没有吃过,结果隔了一天,他竟然把他的孩子给杀了,用他孩子的肉烹饪了一盘菜呈献给我,你看,他爱我超过了爱自己的儿女,这个人是不是可以信任的呢?
    管仲说:一个人所挚爱的无非是自己的儿女了,但是这个人居然杀死奉君王,为了讨好您不惜把自己的孩子给杀了,他一定是别有所图,这不符合人之常情啊,这个人一定不能用!
    桓公听了之后又说:易牙不行,竖刁应该可以了,竖刁对我也很忠心,他的忠心怎么表现的呢?他为了随时进去宫廷陪伴我,居然不惜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太监,你看他爱我超过了爱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可以信任了呢?
    管仲说:主公,一个人最关心的无过于自己的身体健康了,但是竖刁这个人居然可以自残以求荣,为了求得您的荣宠不惜残害了自己的身体,这个人不能用。
    桓公听了之后说:他们两人都不行,开方应该可以了,开方对我很忠心,他的忠心怎么表现的呢?他本来是魏国的公子,但是他来到了我们齐国,一住就是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之中,从来没有回去探望他的父母,甚至他父母过世都没有回去探望一下,这个人是不是可以信任了呢?
    管仲说:主公,一个人人生在世,对我们恩德最大的不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了,但是他居然可以“绝亲以干禄”,为了求得一个俸禄、求得一些荣宠不惜和父母亲诀别,这样的人一定是忘恩负义之人,绝对不可以用。
    管仲过世之后,齐桓公就忘记了他的教诲,最后他就用了这些人,结果怎么样?结果自己被他们害的也很惨,死了之后好多天都没有人去收尸。
    我们讲这一个故事并不是增长我们的历史见闻,而是让我们来反省自己,我们是不是就是易牙、就是竖刁、就是开方这样的人?
    很多人说,怎么可能呢?我们再怎么残忍,也不会把自己的孩子杀了给我们领导烹饪一盘菜。我们确实没有这么做,但是当我们下班之后,领导说,你今天不要回家吃饭了,有一个重要的客户要见,你跟我去应酬一下吧。结果我们怎么样呢?我们受宠若惊、兴高采烈,放弃了和儿女共进晚餐的时间,陪着领导去应酬了。所以现在在社会上流行一句话,也是发自孩子内心的呼吁,叫“爸爸回家吃晚饭”。我们想一想,我们连和儿女回家共进晚餐的时间都没有了,我们又有什么时间和经历关心他的教育、关心他的成长、关心他的人格发展呢?
    所以在一些“《弟子规》的夏令营”中,有很多大学生来参加,上了一个月的课之后,他们上来分享,说的话令人惊讶。很多人说,如果不是来上这一个“《弟子规》”的班,他可能都已经自杀了;有的人他说,没有学《弟子规》之前,不知道为人要孝敬父母;还有人说,如果没有学习《弟子规》,他每一天想到的就是如何谋害父母。所以我们确实感到传统文化的迫在眉睫。
    我们做父母的根本不知道儿女在想什么,没有心思考虑到他们的人格成长,结果走到十七八岁的时候,突然做出了许多悖逆社会的行为,甚至锒铛入狱了。请问我们赚多少钱能够换回儿女的前程呢?虽然我们没有亲手杀了孩子的生命,但是我们忽视了孩子的教育,断送了孩子的前程,我们杀害的是孩子的慧命,那我们是不是“杀子奉君王”啊?!
    我们再看看自己是不是开方“绝亲以干禄”呢?我们很多同学考上了大学,结果一看同学都是名门望族,家里不是有权的就是有钱的,再也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家在农村、自己的父母是农民,他很久不回家看望父母。父母非常的想念他,万里迢迢赶到北京来看望他。结果他和同学介绍的时候很不好意思,他怎么说啊?他说:这是我们邻居家的老伯。还有一些同学更好了,申请了国外的奖学金到国外去留学了,结果是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忘了回家乡,四年忘了爹和娘。你看在国外找了一个薪水很高的工作,再也没有时间回去探望一下那个培养他成长的父母。我们是开方“绝亲以干禄”。
    那很多人“自残以求荣”是怎么表现的呢?现在很多做生意的场合都不是很好,不仅要喝酒,喝了白酒,喝红酒;喝了红酒,喝啤酒,还怎么样呢?还要抽烟,这个烟雾缭绕不仅仅使自己身体受到影响,让周围的人也被动吸烟受害。很多人明明知道抽烟、喝酒对身体不好,为什么还要去喝呢?他说:你不知道啊,我们不喝这个酒,这个生意、这个合同拿不下来,我们把这个酒干了,对方很高兴一拍桌子说,你这个人够哥们意思,这个合同我们签了,这件事我给你办了。所以你看我们为了存款折上数字的增长,在朋友同学聚会的时候,可以很虚荣的说,你看我的存款有多少,我的车子有多豪华,我的房子有多大,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惜残害了自己的身体。我们这就是“自残以求荣”。
    你看“管仲论相”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样的人一定是忘恩负义之人,当领导的也不能够任用这样的人。所以古人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这句话是绝对有道理的。父母对儿女的恩德可以说是,说之不尽。父母对儿女的关爱也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下面我们看一个幻灯片,题目叫“路过”。
    “礼”确实有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我们看了这个幻灯片更能感受到父母对儿女的关爱确实是无时无刻的,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仁爱之心、慈悲之心从哪里生起?那就是从孝敬父母来生起的。而学佛的人说,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那么多如母般的众生都等待着我们去救度,那怎么能够放逸,不够精进呢?所以希望自己能够学有所成,能够带给他们真实的利益。
    “孝”确实是儒、释、道三家的基础,……现代人都讲效率、速度,时间很珍贵,……有一天早晨父母起床后,发现这个日本的儿媳妇穿着和服,脸上化着妆,好像要去见尊贵的客人一样,就跪在公公婆婆门前,开门出来了,就马上鞠躬说:“请问,昨晚上休息的好吗?”结果把这老两口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你看中国人认为是繁文缛节的“礼”,在日本人那里保存下来了。所以日本民族现在被誉为世界上形象最好的民族,因为他把中国的“礼”继承得最好。
    我们想一想,假设这个儿媳妇、儿女都是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父母、公婆的话,请问,还会出现儿女打骂父母、儿媳妇不孝敬公婆的现象吗?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个“礼”确实有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培养了一个人的恭敬之心。
    《礼记•祭法》:
    “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
    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弗径,舟而弗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危殆。
    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身。
    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在《礼记》上还记载了一个“子春的故事”。乐正子春在下堂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的脚弄坏了,过了一段时间脚伤都痊愈了,但是他脸上还是闷闷不乐的,郁郁寡欢。他的弟子就问了,他说:老师你这个脚伤已经痊愈了,为什么您还是不高兴呢?子春就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我听说曾子说,一个真正的孝子,他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记父母,所以有大道的时候,他就不会选择走邪僻的小道;有舟可乘的时候,就不会冒着险涉水过河,为什么呢?不敢以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去做危险的事情;每说一句话都不敢忘记父母,所以他不会口出恶言。因为你一旦口出恶言,你骂别人,别人也会回骂你。所以“忿言不及于身”,你不口出恶言,别人也不会以忿忿不平的言语来攻击你,不辱没自己的身心,不让父母亲蒙羞,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孝子。
    你看古代的孝子不但养父母之身,还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智。每走一步路不敢忘记父母,每说一句话不敢忘记父母,生怕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当,辱没了父母的好名声。我们想一想这样的儿女怎么可能去自杀呢?
    不敢以父母给的身体做危险的事。在一周之内有两个高校学生自杀的现象出现了,有专家就出来说:现在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这个叫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中国古人从小培养了孩子的孝心,他做事,乃至于到公司里工作、交朋友,都想到不能辱没父母。那他不会贪污受贿,因为什么呢?贪污受贿是“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他就是社会上最完美的公民,他是一个君子。中国古代的教育确实是抓住了根本。
    我们看了《群书治要》这两段话,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为什么老法师经常说我们学习没有根,没有孝悌的根本?对于父母之恩体会的不深,也不知道如何去报答。
    第三个问题:我们讲一讲用人
    第三个问题:我们讲一讲用人,就是领导者修身的第三个方面。
    用人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亲君子,远小人”。如果能够“亲君子,远小人”,事业就会发展顺利;相反如果“亲小人,远君子”,这个事业就会逐渐的衰败。
    什么样的人是“小人”呢?在《群书治要•韩子》上用一句话告诉我们“小人”最大的特点,就是:
    “凡奸臣者,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信幸之势者也”。就是凡事奸臣、小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都会顺着领导者的心思去说,去做,目的是什么呢?取得领导者的宠幸和信任。
    “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领导者认为什么是好的,他一定跟着称叹什么,领导者说的不一定是对的,但他一定随声附和。
    “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领导者厌恶什么、憎恨什么,他一定跟着毁谤什么。
    这就是小人最大的特点。所以我们要远离这样的小人,事业才能够兴盛发达。
    1)直谏之人
    应该用什么样的人呢?首先要用“直谏之人”。在《群书治要•政要论》上说,“是以国之将兴,贵在谏臣;家之将盛,贵在谏子”。国家之所以能够兴盛,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有能够犯言直谏的臣子;而一个家庭将要兴盛,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有敢于犯言直谏的儿子,这个目的是不使父母限于不义。
    在《群书治要•吴志下》中有这样一句话:“兴国之君,乐闻其过;荒乱之主,乐闻其誉。”能够使国家兴盛的君主,都是喜欢听别人说他的过失;而使国家混乱的君主,都是喜欢听别人对他的赞誉。
    “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誉日损而祸至”。喜欢听自己的过失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过失,就能改过,所以他的福分也就来到了;而喜欢听别人称叹他的人,他的声誉反而一天一天的减损,灾祸也就来到了。
    古代的领导者都是熟读圣贤书,所以他们确实做到了任用那些挑自己毛病的人。
    在《群书治要•韩诗外传》上记载着一个赵简子和周舍的故事。赵简子的一个臣子叫周舍,在他的门外站了三天三夜。赵简子就派人去问,说:你有什么祈求吗?为什么在门外站了三天三夜呢?周舍说:我别无祈求,只想做一个泛言直谏的臣子,每一天跟着您,把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特别是您的过失给记录下来。赵简子一听,就欢然接受了。从此以后,他走到哪里,周舍就跟到哪里,确实是很认真的把他的一言一行,特别是他的过失给记了下来。
    过了没多久,周舍过世了。有一次赵简子和群臣在洪波台饮酒,大家喝得很开心,他突然爬在桌子上哭了起来。诸位大夫一看,再也不敢饮酒了,就纷纷起身离开了坐席,就问他……知道自己有过失,但是我们不知错在何处。
    赵简子这才止住了哭声,他说:诸位大夫都没有什么过失,我不过是想到了一个自己的朋友叫周舍,给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千羊之皮,不若一狐之腋”),说一千张的羊羔皮,都不如一片狐腋有价值;一千个唯唯诺诺的臣子,都不如一个泛言直谏的臣子对我有帮助。你看在历史上,周武王的臣子都能够泛言直谏,所以周朝就兴盛起来了;而商纣王的臣子都闭口不言,结果商朝就灭亡了。但是自从周舍过世之后,我再也没有听说过自己的过失了,那我知道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所以我才哀戚啊!
    我们看了这个故事会非常的感慨,为什么?你看古代的领导者多么的明智,他知道任用什么样的人对自己真正有帮助,所以都选择那些喜欢泛言直谏的人。
    在《群书治要•傅子》上也说,明智的君主(“明主患谀者众,而无由闻失也,故开敢谏之路,纳逆己之言,苟所言出于忠诚,虽事不尽,是犹欢然受之。”)他担心馋谀奉承的人多,而没有途径听到自己的过失,所以广开言路,希望能够有臣子来泛言直谏,采纳那些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忠言。如果这个臣子所说的言论是出于一片忠诚之心,虽然他所说的事情不够圆满,甚至于与事实不符,他仍然是欢喜的接受,因为看他的存心是一片忠诚、为国之心。
    2)见进贤之人
    在《群书治要•韩诗外传》上记载者一个楚庄王与樊姬的故事。有一天楚庄王和群臣议论朝政,议论得很开心,结果回来晚了。樊姬还在等着他,看他回来了就问:大王今天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楚庄王说:我今天和群臣商议朝政,结果谈得很开心、很投机,忘了吃饭也忘了睡觉的时间,所以才回来晚了。樊姬就问:请问您说的忠贤之士是我们诸侯国的人,还是来自其他诸侯国的人?楚庄王说:我所说的这个忠贤之人就是沈令尹(令尹就是楚国的宰相)。樊姬一听是沈令尹就笑了。楚庄王说:樊姬你笑什么?樊姬说:自从我有幸能够侍奉大王之后,我何尝不想得到您的专宠呢?但是我还想方设法的去寻找那些德才兼备的女子来帮助您治理后宫,现在他们之中有十个人的地位和我是相同的,两个人的地位已经超过了我。但是沈令尹做令尹之后,从来没有见到他举荐过贤德的人,也没有看到罢黜过不贤德的人,这样的人怎么能称得上忠贤之士呢?这个楚庄王一听,觉得很有理,改天就把这句话说给了沈令尹。沈令尹一听,他马上就举荐了孙叔敖。孙叔敖很有能力,结果使楚国立刻兴盛起来,也成为霸主。
    这一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真正的忠贤之人,就是能够举荐贤才的人,因为他没有私心,希望国家治理好,而不是担心这个贤才被举荐出来了,名声、地位超过了自己,那还是有私心在作祟。
    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
    孔子曰:,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
    子贡曰: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
    子曰:赐,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闻用力为贤乎?进贤为贤乎?
    子贡曰:进贤,贤哉!
    子曰:然。吾闻鲍叔之达管仲,闻子皮之达子产也,未闻二子之达贤己之才者也。
    在《孔子家语》上也记载着同样一个典故。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贡向孔子请教说:现在的臣子谁能够称为是贤德的?孔子说:齐国的鲍叔牙、郑国的子皮可以称为是贤德的了。子贡又说:难道齐国没有管仲、郑国没有子产吗?这个管仲很有能力,协助齐桓公称为霸主;子产做郑国的宰相,他法律严明使郑国兴盛起来。在子贡的心目中,这样的人才是贤德的人。孔老夫子怎么回答?他说:赐,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听说是出力的人被称为贤德的呢?还是能够举荐贤才的人是被称为贤德的呢?子贡说:那当然是能够举荐贤才的人才被称为贤德的。孔老夫子说:对!我听说鲍叔牙举荐了管仲,使管仲显达;子皮推荐了子产,使子产显达。但是却没有听说管仲和子产推荐了比他们更有能力的人。
    从孔老夫子这个论述可以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真正贤德之人也是像鲍叔牙、像子皮那样没有私心,能够举荐德才兼备的人,甚至把他们放在自己位置之上的人,这样才是真正的贤德之人。
    3)隐恶扬善之人
    在《群书治要•体论》上说:“君子掩人之恶以长善,小人毁人之善以为功。”君子往往把别人的过恶掩藏起来,来长养自己的厚道和善良;小人恰恰相反,毁谤人的善事,还自我标榜、自以为功,“君子”和“小人”的特点确实是截然不同,所以古人说“隐恶扬善”。
    特别是新闻宣传也应该秉持这样一个原则,别人做的恶我们不去说,就可以引起他的惭愧心,愧之,可以使小人为君子。而如果你把他的过恶到处去宣传,他就想:反正我这么坏大家都知道了,我就破罐子破摔吧,就没有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那别人做了小小的善,你都到处去宣传、去称诵,别人知道了:你看我才做了这么一点小善,人家都这么样的去宣传,那我应该做得更好。这鼓励了一个人的向善好德之心。 
    所以德行厚薄从一个人言语就能观察出来,所以在《格言别录》上有这样一句话:“德胜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行很高的人,他的心平气和,见到每一个人都有可取之处,所以他口里所赞叹的人、认可的人、肯定的人就有很多很多。相反,德行浅薄的人,心地刻薄傲慢,见到每一个人都有可挑剔的、可憎恶的地方,所以他眼睛中所瞧不起的人、所鄙视的人就有很多很多。
    我们很多人学了《弟子规》、学了戒律,没有用这个去要求自己,反而拿着这个处处去衡量别人。所以有的人说:你看,他没有学《弟子规》之前我们还能相处;他学了《弟子规》之后,他不能和我们和睦相处了。说明我们学习的心态错了。
    甚至还有人挑剔孔老夫子,说孔老夫子他不是吃素的。是什么使孔老夫子成为孔老夫子?我们应该学那些东西;而不是说他不吃素使他成为孔老夫子的。所以你看,即使对圣人我们也有所挑剔,那对于平常人的人可挑剔的地方就更多了,这都是心地刻薄、傲慢的体现。
    4)贤圣之人
    什么是贤圣之人?贤圣之人就是自己能够学习圣人教诲,而且能够身体力行给社会大众做一个表率,能够为人演说。
    在《群书治要•孔子家语》上记载着这样一个典故,鲁国的国君向孔老夫子来请教:我听说向东扩展房屋是一件不吉祥的事,这件事可不可以相信?
    孔老夫子说:我听说天下有五种不吉祥的事,而向东扩展房屋并不包括在其中。哪五种不吉祥的事?
“夫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很多人说“损人利已”,其实这句话是错误的,损人根本利益不到自己,有利益也是蝇头小利、暂时的利益,因为你损害别人的利益,与别人结下了冤仇,别人想方设法的会报复你,你就给自身招致了灾祸。
    “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放弃老年人不去照管,所有的关爱放在孩子身上,这个家庭就不吉祥了,孩子都变成了小公主、小皇帝了。
    “释贤而任不肖,国之不祥也”。把贤德的人放任了不去任用,任用的全是不贤德的人,这是一个国家的不吉祥。
    “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也”。老年人不愿意去教导了,因为年轻人没有虚心好学的心了,这是社会风俗的不吉祥。
    “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不祥也”。圣人都隐居起来了,愚钝、没有智能的人担当了领导位置,这是天下的不吉祥。
    所以他说,我听说天下有五种不吉祥的事,而向东扩展房屋并不包括在其中。而在五种不吉祥之中,有二种都是和不能够任用贤圣之人有关。
    《群书治要•尸子》:“屋焚而人救之,则知德之。年老者使涂隙戒突,故终身无失火之患,而不知德也;入于囹圄、解于患难者,则三族德之;教之以仁义慈悌,则终身无患,而莫之德。夫祸亦有突,贤者行天下而务塞之,则天下无兵患矣,而莫之知德也。”
    在《群书治要•尸子》上给我们做了一个比喻,说你们家的屋子着火了,有人过来把火给扑灭,你当然会感恩戴德。但是上了年纪、有经验的人很早就提醒你要把墙的缝隙涂好、把这个烟囱做好,你终身都不会有失火之患,但是你却不知道对他感恩戴德。当一个人犯罪了被关进监狱了,如果有人能够进入监狱,把你从监狱里救出来,你们全家的人都会对他感恩戴德,因为你出来之后可以教育儿女孝顺父母、夫妻和睦,所以全家人都会对这个人感恩戴德。问题是什么?教导人“仁义慈悌”道理的人,告诉你做人要有仁爱之心、要讲道义、要仁慈博爱、要遵纪守法不能贪污腐败,你这样去做了,终身都没有被关进监狱的忧患,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对这样的人感恩戴德。
    这一句话实际上就告诉我们:为什么社会会有腐败、会有冲突、会有种种不道德的现象?就是因为失教的原因,就是因为圣贤人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
    所以在历史上看到,这个国家的皇帝特别的有智慧,他不是说我怎么说你们都听我的,大家很不服气,说为什么要听你的。他把儒、释、道三家的大德请到宫廷之内讲经,他带着群臣、文武百官还有妃嫔一起来听。大家一听这都是圣贤的教诲,都没得说。所以经过圣贤的教化,上下统一、观念一致,大家都是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理来要求自己,所以怎么样?这个皇帝就可以“垂拱而治”。
    所以你看在唐朝、清朝的时候,这个皇帝都把佛教的大德聘为国师,就像我们老教授这样的人,你看他的仁爱、他的慈悲、他的智慧,能够使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乃至于不同国家的人都能够受到教化。这样的人,这样受人爱戴、令人幸福,来请他出来教化百姓,这个皇帝还要亲自学习,对他恭敬有加,这样的话人心就很容易被教好,社会和谐也指日可待,这个皇帝也就很轻松了。这个就是我们讲的要用贤圣之人。
    在用人之中,古人还特别强调要“慎用人才”,特别在《论语》上提出,“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告诉我们,很多人都厌恶这个人,你一定要去认真考察:他为什么被人厌恶?是不是因为大家都腐败,他不愿意同流合污、他特立独行,所以才受人排挤?“众好之,必察焉”,很多人都赞叹这个人、说他好,你也一定要去认真考察他们为什么赞叹他?他们是不是都是同党?他被举荐出来做了领导,他们同党的人都跟着有利益。
    在《群书治要•晏子》上就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晏子被齐景公派去治理阿城,结果去了没多久(三年),这个毁谤的声音就传来了,齐景公很生气,就把他召回来问是怎么回事。晏子很聪明,他说:我知道自己的过失了,请再给我一段时间,我再回去治理,我保证三年之后赞誉的声音都会传到您的耳朵里。这个齐景公就答应了。结果果不其然,三年之后赞叹晏子的声音全都传来了。齐景公很高兴,就把晏子叫过来,要给他封赏。
    这个时候晏子才说实话了,他说:我不应该接受这个封赏,为什么?他说:我以前所做的事情应该得到赏赐,但是你却要惩罚我;而我现在所做的事情应该受到惩罚,但是你却要奖赏我,为什么?他说:以前我治理阿城的时候,要修筑小路,加强住宅、里巷门户的防务,以致邪恶之人就憎恨我;我提倡生活节俭、力行孝顺父母、热爱兄长,惩罚苟且偷懒的人,以至懒惰之人就怨恨我;判决诉讼的时候不包庇显贵豪强,以至于显贵豪强就厌恶我;身边的同事有所求,合法的才给予,不合法的就不给,以至于左右之人都厌恶我;接待地位显贵之人,亲近的程度不超过礼仪的规定,结果地位显贵之人就不喜欢我。于是三种邪恶之人在外毁谤,两种馋佞之人在内毁谤,所以三年之内这些毁谤都传到您的耳边了。后来我就改变原来的做法,停止修筑小路,放松住宅、里巷门户的防务,邪恶之人便高兴;不推崇生活节俭、尽力孝顺父母、亲爱兄长,也不惩罚苟且偷懒之人,懒惰之人便高兴;判决诉讼时偏袒显贵豪强,显贵豪强便高兴;身边人有所求全都答应,左右之人都高兴;接待地位显赫之人,亲近程度超过礼仪规定,地位尊贵之人于是也高兴了。所以三种邪恶之人在外称赞,两种馋佞之人在内称赞,所以三年内我的好名声就传到您的耳边了。
    齐景公听了之后若有所思,知道自己没有考察清楚。但是他从这件事中看出了晏子的忠诚,仍然给以提拔重用。
    那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民主有的时候也是有缺陷的。
    我们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谢谢大家!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友情链接

  • 还没有任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