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疆国学>> 国学资讯>> 国内>>正文内容
学习习近平讲话:和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基因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对“和平”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深入挖掘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深层的文化基因, 也为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立下了“中国需要和平、爱好和平,也愿意尽最大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真诚帮助仍然遭受战争和贫困煎熬的人们。”的誓言。

  诚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 念。”中华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蕴含了丰富的和平理念。尧舜禹时代的和平禅让在后世传统中被誉为典范。在随后的春秋战国诸子学说之中,“和”依然是各类学 说的最大公约数,无论是孔孟、墨子还是老庄,无论是《左传》《国语》还是《战国策》,“和”与“非攻”都是先秦时代的核心价值。

  “礼之用,和为贵。”中华民族自秦汉时期实现大一统之后,“和”从价值层面跃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儒家思想对于“和”的推崇,坚固了“和”在后世 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中始终占据着主流位置。中国人以“和”为标准处理内部矛盾,对待他国和其他民族也是如此。郑和七下西洋,不攻略他族一寸土地,明清时代 远邦来朝时待之以礼且厚加馈赠,和平思想已深深地积淀在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之中。

  即使是在近代中国不断遭受欺凌的境况下,中国人民对于和平的信念也从未消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极为珍视中国自古以来的和平思想,他认为, “盖吾中华民族和平守法,根于天性,非出于自卫之不得已,决不肯轻启战争”,“惟中国数千年来,即知和平为世界之真理。人人均抱有此种思想,故数千年来之 中国,纯向和平以进行”。这些思想,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中,对于中国稳定和世界和平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正式提出。随后,“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理念,浸润到了内政外交的各个方面。从“和谐社会”到“和谐中国”乃至“和谐世界”,中国人民的和平情怀得到了最大程度地释放。

  在中国人的哲学中,和平是个人心境的内在修为,也是一种关注黎民苍生的外在超越。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二者之间,智慧的中国人实现了个体与人类的合 一。于是中国人的和平,便有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味,是一种人性论和世界观融合、价值观和人生观交汇的大情怀,散发着哲学的魅力,彰显出美学的境界。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但当今的世界并不太平,战争、贫困依然在威胁着众多人的生命和生存,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和平基因,应该生发、传承、发扬开来,为人类的幸福和安宁,为世界的文明和进步作出更多贡献。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友情链接

  • 还没有任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