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将于6月27日召开“《儒藏》精华编百册出版座谈会”。据悉,收录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儒学文献——《儒藏》“精华编”,目前已出版80册,到2014年6月底可出版到100册。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大规模地系统整理海内外儒学典籍的一项基础性文化建设工程,旨在为民族复兴和核心价值观建设作出新贡献。
据了解,在2003年的立项中,《儒藏》“精华编”与《儒藏》全本是有机整体。“精华编”作为《儒藏》工程先期成果,收录中国历史上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500余种,同时收录历史上受儒家文化深刻影响的韩、日、越3国以汉文撰写的重要儒学文献150余种,约2.3亿字,编为339册。
2012年底,为加快推进出版进度,《儒藏》中心与北大出版社研究制订了“百册出版计划”,编纂与出版的完成时间表:(一)2015年底中韩日越4国稿件编纂环节的主体工作基本完成。2016年9月编纂工作全部结束。(二)2016年底中韩日越四国稿件出版环节的主体工作基本完成。(三)2017年9月“精华编”339册(中国282册、韩国37册、日本18册、越南2册)全部出齐。
《儒藏》全本是整个《儒藏》工程的第二步。《儒藏》全本计划收书3000余种(含“精华编”),约10亿字,规模超过《四库全书》,将基本囊括中国(包括韩、日、越三国)历史上比较有价值的儒学著作,计划于2025年完成编纂与相关研究。
《儒藏》工程的实施把人才培养与编纂研究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北大交叉学科“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方向至2014年已招收11届68名博士生。2004年以来,共有11名博士后进站工作。
《儒藏》“精华编”在组织运作上积极调动了全国乃至海外学术力量,国内共有25家高校和研究机构作为合作单位,全国有超过400位学者参与校点整理。韩、日、越3国计有30家高校和研究机构近百位学者参与。国内与兄弟院校通力合作,根据各学校研究优势及特长分部承担,发挥了各学校研究优势。
《儒藏》工程将儒家的典籍文献集大成地编纂成为一个独立的文献体系,以期为我们的民族复兴和核心价值观建设作出新贡献。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大规模地系统整理海内外儒学典籍的一项基础性文化建设工程,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中国人文学界迄今规模最大的一项国际学术合作和文化交流项目。该工程于2003年12月在教育部获批立项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汤一介教授任首席专家,季羡林先生任名誉总编纂。
--------中国当代儒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