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与国家软实力”座谈会6月7日在京举行,在座学者都认为在当下要创新性继承“孝”文化,为当今时代需求服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杨正泉指出,今天的“孝”有今天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要求,在吸收弘扬传统优秀“孝”文化基础上来研究今天现实当中一些新的情况。“说得明确一点,今天讲‘孝’精神是要为现在的建设服务的,而不是单纯的复古。比如按照以前‘二十四孝’父母去世守孝三年就不现实。要把今天的现实的东西加进去,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才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才有生命力,才能得到推广和实行。”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认为,从“宗亲之道”最后推行到“孝化天下”,由中国的“孝”来影响和建构的软实力,这就涉及几个实力,即认同化问题、培养性问题、创新性问题,相对应的是文化的贡献力、文化的规模化、文化的生产力以及文化拓展性、文化的传播力等。“孝”作为中国的五常之源,作为一种文化纽带可以进行区域整合,既是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也可以引起区域共识,尤其在东亚社会,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借由现在各种活动把中国的“孝”文化,从“宗亲之孝”扩大到“孝化天下”。
他进而表示,从“宗亲之孝”这种完全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私德发展到“孝化天下”,把“孝”作为一种公共意识、公共文化来塑造,如何从中提取一些公共性来跟现有的法律、道德进行相配套的社会结构治理,这是需要进一步去研究的。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表示,尽管中国老龄化形势在严峻,但是我们还是有信心来解决中国的老龄问题。事实上不管国力如何强大,政府如何强化养老的责任,社会化服务体系多么发达,家庭化养老这种传统永远不会过时,而且家庭养老是养老的第一居所,家庭养老服务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养老服务。而家庭养老就离不开最核心理念“孝”文化,所以孝文化传统不仅是不会过时,而且还应当传承。
他建议要树立敬老共享的理念,积极倡导敬老的文明,营造敬老的社会氛围,尤其是青少年、党员领导干部、社会上的知名企业家和名人等更要带头敬老。
座谈会由中国文化报社主办、“孝行中国”孝文化传承公益工程组委会承办,是“孝行中国”孝文化传承公益工程的重要活动之一。据该工程组委会执行主席贾宏雄介绍,工程于2014年3月启动,致力于孝文化的宣传、推广、传承,将孝文化变成敬老、爱老、助老的现实行动,为我国养老事业探索新方向、开辟新途径。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副董事长兼中国文化报社总编辑宋合意表示,孝文化的传承与研究不应受地域、学科、成论所限。在当今时代,从多领域、多视角审视孝文化,不仅能彰显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进一步推动孝文化的传承、传播,也能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与提升作出贡献。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