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疆国学>> 国学论坛>> 国学论文>>正文内容
儒家德治思想的现代价值

    前言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主要内容我们可称之为德治思想。作为传统思想,儒家的德治思想不仅因其主导了中国封建社会而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它植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影响着我们现在的生活,值得我们去关注。事实上,先秦儒学德治思想在后来的发展中己经被歪曲了,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内容做深刻系统的研究,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儒家思想的本意。先秦儒家德治思想中许多的精华都因为在专制政治制度下,缺乏制度保障并没有发挥作用,反而被封建统治者歪曲以达到愚弄百姓,维护自己统治的目的。而在民主制度下实行德治不但不会导致人治,而且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对现代社会发展产生重大意义。这也是我们现在要重新审视儒家德治思想的本意所在。
   

    1 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内容丰富,但其主要的内容精髓是不变的,这里从德制、德政和德行三个方面加以系统阐述。
    1.1 德制
    任何统治阶级为了保障自己的思想能够顺利的实施,传承下去,都必须把它贯穿于一套完整的制度中来保证其实施。而先秦儒家的德制最初起源于"礼"。"礼"最早见于《尚书》之中,这里所说的礼只是分别等级的礼节而已。"礼"最早只是在祭神活动中存在,在古代,祭神是政治的一部分了,因此祭神的礼仪就被政治化了。这样,礼就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的生活礼仪、礼节,而慢慢的演化成一种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礼节逐渐的被完善,演绎为一套用以规范人们行为的政治法则。从此以后,礼就可以被看做是为维护统治者的统治的而制定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了,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1.2 德政
    (1)"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思想是在孔子的《论语》为政篇第二中提出来的。原文是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是在继承西周时期的"明德慎罚"思想以及春秋时期的德治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后经孟子、荀子的系统发挥,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强调各级的政府官员首先要有道德,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化和教育百姓。统治者的道德品质不仅关系到社会的风气,还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重要的影响。
    (2)"以德化民,仁政爱民"。
    这些思想的提出是建立在民本思想的基础上的。孔子鲜明地提出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仁爱"学说。孔子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基础,爱民就是要爱百姓,这事仁政的基本内容。另外,孟子也提出了"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进而得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点。不管是民贵君轻,还是修己以按百姓,都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的重民思想。
    (3)"尚贤弃奸"。
    通过提拔社会上优秀的人才来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的权利,并维持社会的良好运行,这事许多政治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统治者能否有效地治理国家,关键是能否选拔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十分重视贤才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如果没有贤才的辅佐,即使圣贤之君也难以成事。荀子在怎样选人如何用人问题上发展了孔孟的思想。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是,荀子首先提出了"德才兼备"这一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最重要的是他说:"无德不贵,无能不官。"因此,任人唯贤也是儒家治国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
    (4)治国之道,贵在修身。
    重视统治者自身的修养,是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一大特点。儒家认为修养的目的在于:一是完善自身,养成理想人格,即儒家之所谓"内圣"、二是通过修身达到治国平天下,即儒家之所谓"外王",孔子认为,要建立和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应该通过领导者的"正身"作用去影响、感化百姓。把君主的道德修养与天下人的行止紧密联系在一起。荀子认为,国君是一国之中至高无上的领导者,国君的这种地位决定了他个人对老百姓的巨大影响和对国家政治的巨大决定作用。统治者只有具备了这些"内圣"的条件,"外王"才有了内在的基础。
    1.3 德行
    德主刑辅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具体运用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德治的重要手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德礼与刑罚相互依存,相互补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只有两者兼备才能营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儒家总认为刑罚是德育的辅助手段,其作用在于促成德治,所以被后人归结为"刑者德之辅气又称"德主刑辅"。先秦儒家"德治"思想中并非没有法的位置,但并没有忽视法功能的存在,也并不是说要全部以道德代替法。强调的是首先要以德来教化百姓,而必要时辅之以法律制裁,矫正那些超越法律界限的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统治者必须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才能使天下太平。但是,儒家讲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有主次之分,道德是主要的,法治只能是德治的辅助。"德主刑辅"思想的基本精神可以归结为:以德治为主,刑罚为辅;以德去刑,以刑促德。
 
    2 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实质
   
从以上的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儒家的思想实质是想通过道德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全国上下都以道德作为最高标准。另外先秦儒家还肯定道德上的人格平等,承认人人都有人格上的尊严。先秦儒家还坚持儒家道统,把仁义礼智信构成的儒家道统视为高于政权的真理,以此制约君权。
    不管在当时的生活中道德到底起到了多少作用,我们不得而知。不管这种道德至上的思想在当时是多么地不切实际,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儒家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要治理好国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治国方略的实施都都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但是儒家德治思想产生时的社会就是一个人治的社会。人治现实影响着儒家德治思想的真正实现,并且使德治思想在专制现实下表现为人治。统治者利用儒家的思想来愚弄百姓,儒家德治的思想在这种现实下被扭曲而变成统治者手中的工具。因此,应该说专制社会原本就是个"人治"社会,而不是说因为德治思想而变成了人治社会。事实上,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治背景,使得真正的儒家德治思想并没有真正实现,而且其中有价值的思想观念还遭到扼杀与扭曲。可见,德治在专制制度下表现为人治,不是德治思想本身的问题,而是人治制度的结果。
 
    3 儒家"德治"思想的借鉴价值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再加上儒家思想中有不少空想的色彩,他们的"德治"思想是注定要失败的。但是,今天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辩证的对其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科学合理的成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现在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正是对德治传统的批判性继承。由此可见,儒家"德治"思想对今后我国的治国之道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以民为本的思想。无论是"敬德保民","以德配天",还是"民无信不立","民贵君轻","修己以安百姓",这些重视百姓的重要思想,虽与今天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不能相提并论。然而,他们的以民为本的重民思想正是当代我们可借鉴的重要的政治资源。先秦儒家就注重以人为本,我们现在的以人为本正是在儒家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老百姓永远是执政党统治的基础。
    (2)德主刑辅的德治精神。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德主刑辅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德刑并施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道德与法律共同构成人类社会的规范机制和秩序体系,从道德本身来看,道德是人性的一种本质规定,是社会发展和人性完善的价值目标。就社会行为控制而言,道德主"内",法律主"外";道德治"本",法律治"标"。儒家这些"德治"思想在历史的许多时期,曾起到过积极的社会管理效力,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但是,反过来说,儒家"德治",强调道德的作用是正确的,但过分将其夸大,以至于排斥其他手段的价值是不对的。法治和德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一个健康运行的社会中,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抓法治建设不是反对和排斥道德建设,抓道德建设也不是反对和排斥法治建设,而是法治和德治齐抓共管,使法治和德治协调配合,以更好地调整社会关系。
    (3)传统德治提倡任人惟贤的选官任官标准,要求"尊贤使人,俊杰在位",主张除贪官、去污吏、反腐败、革流弊。这种观点表明了传统德治在人才选拔中的价值取向。好的制度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固然很重要,但是制度并不能自行,必须有人来执行,因此在再完善的制度体系中,人仍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对我们的今天的公务员选拔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要严格干部选拔中的道德标准,强化对干部的道德教育和约束,培育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充分表明,社会风气的好坏,政治是否清明,社会是否稳定,这与干部队伍是否具有健康向上的道德风气是紧密相关的。干部做得好,以身作则,就会起到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否则"其身不正,何以正人"整个社会道德风气就会下降。
    儒家德治思想中有很多合理的成分,只是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德治思想并不能像他们想像的那样实现。但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时,就要站在科学的立场上,去取精华,弃其糟粕,把儒家思想的精髓运用到新时期的治国之道中,对传统的德治思想进行理论创新。

 

----------国学五千网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友情链接

  • 还没有任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