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疆国学>> 国学前沿>> 国学前沿>>正文内容
中国梦的文化力量

    提要

    中国梦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既包括文化的物化形态,也包括文化的价值形态,两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其中,文化的价值形态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中国梦因有了文化力量推动而变得高远而磅礴,鼓舞着中华民族不懈努力、不断奋进。先进文化的聚合融通功能形成了文化牵引力、文化竞争力、文化软实力、文化辐射力、文化影响力,它为“中国梦”源源不断地提供理论支撑、思想先导和精神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中国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中华民族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这是党中央对实现中国梦的铿锵宣示,我们要坚守文化追求,牢记社会责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传播正能量、建设软实力,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
 
    1.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中华民族文化书写了辉煌的篇章。近代以来,中国向西方国家的优秀文化学习,同时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和灵魂,用这种新文化元素来重新塑造国魂。曾几何时,中华文明在百年前落后于世界,那个时候中国的GDP排在世界倒数第几名,经过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快速的发展超越了资本主义几百年的经历,一个历史性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选择中国道路产生的历史性意义——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振兴和文化的复兴,中华优秀文化成为人类的重要精神生态文化。
    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理想是一个时代的价值刻度,有什么样的理想,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定律告诉我们,价值观决定着道路形成方向的基本要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道路,也就有什么样的理想元素。中国梦的理想维度决定的是一种价值观形成的基本要素,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的确立。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而中国道路怎样走?关键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既是一个基本的问题,也是这个基本问题的根本性实质。
    2.中国梦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决定着中国道路的前行方向
    中国梦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既包括文化的物化形态,也包括文化的价值形态,两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其中,价值形态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一步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阐述了文化强国的中国梦,这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划时代的历史贡献。这当中的丰富内涵和重要特征,体现在十六大以来确立的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方针中,体现在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中。文化软实力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前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标志着建设文化强国真正进入了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建设文化强国获得了空前的有利条件,展示出令人鼓舞的美好前景。
    “文化强国”凝聚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晶,其核心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思想、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整体实力,决定着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功能和前行方向,是推进“中国梦”激情放飞和绚丽盛开的内驱力和表现力。中国梦因有了文化力量推动而变得高远而磅礴,鼓舞着中华民族不懈努力、不断奋进。先进文化的聚合融通功能形成了文化牵引力、文化竞争力、文化软实力、文化辐射力、文化影响力,它为中国梦源源不断地提供了理论支撑、思想先导和精神动力。
    然而,我国无论是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的竞争力还是文化的发展潜力与发达国家都存在不小差距,而社会诚信缺失的现象则反映出了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因而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这种差距和紧迫感,认识到加强文化建设的历史必然性,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3.让文化力量渗透到实现中国梦的每一个角落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主席再度诠释中国梦,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第一,要坚持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立足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深刻挖掘、凝练、丰富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关键就是要通过深入研究挖掘使中华传统文化焕发出应有的光彩,并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分体认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素有一种不断探索、求新求变、变革创新的文化意识与创造精神,这种敢于超越自我、变革创新的文化传统和创造精神是广东勇做时代弄潮儿,抢占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法宝。但是,面对当今时代对文化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吸取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精髓是一种客观必然。我们应当在全球泛滥的伪文化的压力面前捍卫自己的文化特性,中国精神应该成为这方面的主要源泉。我们不能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继承抛进受忽略的角落,我们要自觉担负起对中华文化传统的保存、清理、批判、传播的责任,树立科学发展观,自觉承担推进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使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朋友在文化自觉中坚守中国精神,在追求创新中凝聚中国力量,并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引领中国梦的建设和进步。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与经济实力相称的文化强国。
    第二,要坚持不断创新才能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宣传和实践应从哪里突破和创新?必须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文化全球化趋势也在加剧,其间文化的普适性与特殊性这对矛盾愈演愈烈。各地方由于植根于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环境,孕育着一个地域最为丰厚的文化积淀,在各地域文化的传承、转化和创新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并对自身地域文化的过往、现实和发展趋向有着较为明晰的体悟和感知,对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新型文化的培育、重构有着较为浓烈的自主意识和行动使命。因此,实践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应当也能够成为文化自觉最高的场所。另一方面,文化自觉并不单纯是个体的自觉,只有当它从个体转化为群体、民族文化自觉的时候,才能引领社会前进,才能形成支撑中国梦的新的先进文化体系。而广东和深圳都因其改革开放率先性的特色而成为完成这个转化的关键。纵观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又因其处于国际知识体系中的弱势地位,而有可能沦落为后殖民化的工具,因此对全球化进程中隐蔽的文化入侵,必须有所理性回应,实践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文化自觉的回归与提升,便成为了理所当然的路径选择。
    第三,要坚持多元文化的吐纳与整合。广东特别是深圳,是世界文化交流的前沿与窗口,应自觉担负起对外来文化的鉴别、选择、消化、创新的责任,在促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理解与借鉴中,重视文明交流、沟通、对话,突出多元文化的良性互动,努力成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和融汇的桥梁。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几乎都是国际性的,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和企业家,共处同一经济体,进行着多元的文化交往与对话。广东特别是深圳要在多元文化的吐纳和整合中完成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第四,要转变观念坚持以服务公众为本。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才能产生效果,推进实践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也同样如此。广东全省各级党和政府领导者及其普通工作人员,负有义不容辞的示范带头作用,应当充分认识到中国梦之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能够为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和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提供良好的精神文化基础和治理变革机会,能够提升管理效率,更好地改善党政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绝不能认为宣传和弘扬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只是基层群众的事、专家学者的事,是纯精神文化的问题,而自己可以置身于外。从一定程度上说,各级党和政府领导者及其普通工作人员,是实践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能否取得提高成效的关键。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是价值层面上的东西,政府部门的各个机关窗口单位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等,都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所要求的。对公众个体,我们很难出台一个规范去要求他,但是对我们的政府行政体系,在这方面是可以有具体的要求的。通过约束和规范,在政府行政体系里面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观念渗透进去,只有当全社会各方面的引领者具有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综合素养,才能够真正为实现中国梦发挥文化力量的重要支撑作用。
 
 
 
----------深圳特区报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友情链接

  • 还没有任何内容!